当前位置: 首页 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专业(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运输与包装目录)

时间:2024-09-1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运输包装 文档下载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4.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标准箱,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今年以来,根据全国整规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启动了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首批24家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已经正式发布。由人事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评选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工作正在进行。

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运输与包装目录

以下是关于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运输与包装》的详细目录概览:


第1章 交通运输方式概述



  • 1.1 铁路运输

  • 1.1.1 铁路线路

  • 1.1.2 机车与车辆

  • 1.1.3 铁路区间与车站

  • 1.1.4 铁路运输组织

  • 1.1.5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

  • 1.1.6 客运专线

  • 1.2 公路运输

  • 1.2.1 公路线路

  • 1.2.2 车辆及设备

  • 1.2.3 高速公路

  • 1.2.4 公路运输组织

  • 1.3 水路运输

  • 1.3.1 运输船舶种类与构造

  • 1.3.2 港口及其设施

  • 1.3.3 航道与航标

  • 1.3.4 航路运输环节及组织

  • 1.4 航空运输

  • 1.4.1 飞机基本构造与技术参数

  • 1.4.2 机场设备

  • 1.4.3 航空运输管理

  • 1.5 管道运输

  • 1.5.1 输油管道

  • 1.5.2 输气管道

  • 1.5.3 固体物料的浆液管道

  • 1.5.4 管道运输管理与组织


每章结束后,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


第2章 运输经济



  • 2.1 运输结构分析

  • 2.2 运输需求与供给

  • 2.3 运输市场

  • 2.4 运输价格


同样,这部分包括运输经济理论、市场分析和价格机制等内容。


后续章节依次探讨物流运输、集装运输、包装概论、包装件流通环境、包装材料与容器、包装技术和基本试验等内容。


完整的学习路径涵盖了从交通运输方式到经济分析,再到物流与包装的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运输与包装知识体系。

运输玻璃如何包装

运输玻璃需要采用专业的包装方法和材料,以确保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在包装玻璃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玻璃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冲击、振动和摩擦,从而减少破损的风险。一种常见的包装方法是使用木箱或纸箱,内部填充泡沫或气泡膜来固定和保护玻璃。这些填充物可以有效地减少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的移动和碰撞,从而保护玻璃不受损坏。

此外,对于特别贵重或易碎的玻璃制品,如艺术品或古董,可能需要采用更加专业的包装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定制的木质框架或支架来固定玻璃,使其更加稳定和安全。同时,还可以在玻璃表面贴上保护膜或防护涂层,以减少摩擦和划痕。

另外,对于大量的普通玻璃制品,如玻璃窗或玻璃板,可以采用批量包装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塑料膜或绷带将玻璃紧密地包裹在一起,以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此外,还可以在包装外部标明“易碎”或“玻璃制品”等字样,以提醒运输人员注意保护。

总之,在包装玻璃时,需要根据玻璃的特性、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包装方法和材料。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玻璃的边缘和角落,因为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破损。通过合理的包装和保护,可以确保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减少破损的风险。

包装专业以后发展如何?有没有上升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几年,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1%下降到2005年的18.5%,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16.8%。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进一步下降为18.3%,物流业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1%。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业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9%。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务实推进物流业发展,制度和政策环境有较大改善   继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之后,今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及其组成单位,都在研究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如国家发改委今年委托联合会进行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和税收管理改革方面的研究;财政部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商务部进行商业物流政策方面的研究;交通部积极引导,推动运输企业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委托我们做《关于开行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已有两批197户,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第二,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加入WTO以来,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企业借助其实力和管理优势,采取独资、合资和并购等多种形式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石油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升高和在设施、设备、技术方面投入的增加,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平均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增值服务、业务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新领域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供应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   经过近年来加速发展,我国多种所有制、多种运作模式和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出现,并加速成长。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显示,2006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4家,超过50亿元的有8家,超过10亿元的有34家,排名第50位的为3.5亿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了1亿元。随着物流企业成长成熟,大企业做强做大,小企业做精做细,市场定位更加明确,出现了一批具有经营特色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我国物流供应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第四,企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快,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   随着物流业发展,企业物流观念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转变。据对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2006年,销售物流外包以5%-10%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已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1%。企业物流外包由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环节向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延伸,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渗透,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 第五,港口物流加速发展,区域物流加强合作   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300万标准箱,双双保持世界第一的位次。上海港货物吞吐量4.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标准箱,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与此同时,区域物流合作出现跨区域、跨国、跨境趋势。珠三角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与泛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北部湾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物流合作开始加速。在与邻国物流合作方面,东盟中国10+1,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欧亚大陆桥的建设等,也开始对中国物流格局产生影响。   第六,物流行业基础工作全面推开,物流产业地位已经确立   经过几年努力,我国物流统计工作体系开始建立,物流标准化工作按计划推进,物流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全面铺开,物流新闻与信息工作蓬勃发展,物流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的成果。今年以来,根据全国整规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启动了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首批24家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已经正式发布。由人事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评选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工作正在进行。物流行

包装工程这个专业好不?

看怎么说了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优势 我就是学包装工程的。这个专业在南方比较有发展前途。比如深圳广州还有青岛一带。包装工程有印刷包装和机械包装两大分类。可以设计到包装装潢设计 包装心里销售 包装物流 包装安检等好多方面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