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运输包装

智能包装运输(智慧物流产业链全解,如何让物流更智能?)

时间:2024-07-2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运输包装 文档下载

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1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按照我国快递业务不断增长态势,以及智能快递柜的迅速发展,2021年,中国快递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0亿元。中国快递业主要是服务电商发展,其中接近80%的快递量为电商快递。202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135714.5亿元。2021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5.8%。

敏思达物流系统的七大功能

敏思达物流系统:智能化时代的全能解决方案


在全球物流领域迈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大潮中,敏思达凭借智能硬件、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融合创新,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物流信息化愿景,推出了一套全栈全场景的物流系统。这款系统旨在满足各类复杂算法的需求,以高效、易用、安全、并发处理和分布式高可用架构,引领物流行业的技术革新。



核心功能一:智能运输
作为物流体系的基石,运输功能的选择至关重要。敏思达物流系统精挑细选运输手段,平衡运输服务的高效性和成本控制,确保物流效率的最优化。



功能二:智慧仓储
仓储功能在物流中扮演守护者的角色,负责货物的存储、管理和维护。它确保货物价值的完整,同时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以待配送到用户手中。



细分:工业包装与商品包装
包装是物流过程中的保护神,工业包装侧重于产品分隔与途中保护,商品包装则瞄准零售环节,提升商品吸引力和便捷性。



动态环节: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物流活动的纽带,连接运输、保管、包装和流通加工,同时为货物的检验、维护提供支持,确保物流流程的顺畅进行。



增值功能:流通加工
在物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旅程中,流通加工通过物理或化学处理,推动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升物流效率,是物流增值的重要环节。



综合体现:精准配送
配送,作为商流与物流的无缝对接,集成了所有物流活动的核心要素,是物流活动的缩影,展示了物流体系的全面性与灵活性。



信息脉络: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整个物流系统的大脑,通过精准的计划、预测、实时动态监控,以及费用、生产、市场情报的管理,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时效性,驱动整个物流链的高效运转。



敏思达物流系统凭借其全方位的功能设计,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物流的新标准,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服务。

智慧物流产业链全解,如何让物流更智能?

每年“双11”,都是对快递行业的一次大考。近年来双十一买家收件的速度更快了,今日购次日达逐渐成为常态。这背后智慧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提升了物流的效率。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发展,物流业将加速向智慧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什么是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的核心观念是基于信息技术——即对于整个物流的历程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以及装卸等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归纳来说,智慧物流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之下,操作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实行系统全面感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与物流技术的交叉融合,让物流自动化、创新化、准确化,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 社会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 社会 资源的目的。


智慧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要求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搭建系统平台,在平台中可以对所有物流资产进行智能识别和个性化处理;二是加强发展智慧物流技术,促进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信息技术的支持是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并运行的有效保证。目前,随着各类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及装备开始广泛的融入物流行业及其应用中,保证智慧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等都是智慧物流的必须支撑。


智慧物流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 社会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 社会 资源的目的。智能物流装备主要包括AGV、无人机、智能快递柜、分拣机器人等,同时,智能物流也应用于下游各行各业中。


智慧物流产业链全解


一、上游分析


1. 传感器 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现代智能制造要求传感器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特征。相关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可达2951.8亿元。


2. 智能控制器 是指在仪器、设备、装置、系统中为完成特定用途而设计实现的计算机控制单元,是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1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2021年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7万亿元。


3. 伺服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用来控制被控对象的位置或转角,使其能自动地、连续地、精确地复现输入指令的变化规律。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到2021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224亿元。


二、中游分析


1. AGV搬运机器人 主要功用集中在自动物流搬转运,具有可应用于电商仓储物流、烟草、 汽车 、电子制造等行业。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9年我国AGV市场规模达到61.8亿元,同比增长45%。2021年我国全品类AGV市场规模可达87.7亿元,新增量将达到49951台。


2. 智能快递柜 自进入末端市场以来,就凭借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点,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超250亿元。按照我国快递业务不断增长态势,以及智能快递柜的迅速发展,2021年,中国快递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0亿元。


3. 自动分拣设备 自动分拣设备是自动控制的分拣装置。由接受分拣指令的控制装置、把到达货物取出的搬送装置、分拣货物的装置和存放货物的暂存装置等组成。在最数据显示,我国自动分拣设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86.4亿元增至2019年16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2%,2021年我国自动分拣设备市场规模可达216.4亿元。


三、下游分析


1. 电子商务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为 社会 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最近十年,我国电子商务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10.32万亿元,同比增长21%,保持较高增速。中国快递业主要是服务电商发展,其中接近80%的快递量为电商快递。202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135714.5亿元。


2. 快递 的配送是电商的基础,作为现代消费模式的主要配送方式,快递行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迅速发展。近十年我国快递行业呈现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1.2%,业务收入8795.4亿元,同比增长17.3%。2021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93.9亿件,同比增长45.8%。


近几年,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催促下,传统物流方式已无法满足 社会 发展需求,物流行业的智慧化变革势在必行。智慧化、数字化、可视化的供应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主赛道。物流企业需要充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紧跟智慧物流趋势,实现物流行业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整合 社会 资源,推动物流行业向更高更快方向发展。

未来人工智能与物流相结合是什么样子的

仓储快递都在物流产业链条上。
人工智能对物流的影响有下面几点:
1,提高物流效率
提效的有力武器就是以实时数据为导向,摒弃以人员组织和经验为主导的低效运营结构。在实时大数据的分析处理的支撑下,智能分拣,分级递送、动态规划,资源实时调整,更多重复和相对稳定的任务由机器承担。
2,保证物流质量
物流中不可控因素都被排除在外,人为的、环境的、物候的影响都将被隔离。
3,过程可控,结果可预测
实时监控数据的更新和结果预估给我们想对可控的结果。

智慧物流究竟该如何发展

2018年,消费升级,品质升级,技术升级将持续加深,零售科技嵌入到零售业态将进一步加速,核心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将广泛商业应用,在被称之为新零售或无界零售的浪潮下,由互联网巨头,电商巨头引领的零售浪潮变革正在发生,然而智慧物流又是商业零售驱动物流背后贯穿整个供应链运营的所有环节,如何做好消费升级服务的保障落地,智慧物流至关重要!
首先,智慧物流它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技术支撑,以物流产业自动化为基础设施,智能化业务运营,信息系辅助决策和相关核心配套资源为基础,通过流通各环节,各企业的信息系统交互集成,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自动感知识别,可追踪溯源,可实时应对,可智能化决策的物流业务形态。
智慧物流是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一系统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等背景驱动下,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主要由最粗放型的物流—系统化物流—电子可视化物流—智能物流—智慧物流。其中国家政策层面,智慧物流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基石,也推出了一系列利于行业发展的管理措施,如《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物流”行动 计划的意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关于确定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单位的通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充分支持和指明了方向。
随时技术的进步,工业4.0、中国智造、互联网+等都在为传统生产与物流产业注入“智能”的基因,新技术驱动物流场景数字化的更直接,实现了整体供应链各端相互链交互更紧密,让决策更加自主和智能。过去商业主要是电商快速发展驱动物流变革加速,驱动供应链智能化发展,降本增效,提高整个全链条的协同共赢,在零售变革的时代,线下线下全渠道融合,供应链快速发展,对物流的智慧化发展提出来更高了要求,共享经济下众包,众筹,合伙人计划,分享成了社会分工协作的主要方式,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如运输领域的G7,云鸟,出行领域的滴滴,摩拜......,外卖领域的美团,饿了么,达达-京东到家,各个行业领域都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模式的重构思考。伴随着消费升级,品质升级和二三线城市消费红利逐渐稳定,为寻求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互联网的需求也在不断促进智能物流的大发展。国家战备“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智能物流产业全球化发展创造了机遇,跨境电商及物流业的升级输出有了更广阔的可想象空间。


一、基于商业零售的发展趋势,未来智慧物流的四大特征:
  • 1、协同共享赋能:外部跨企业,跨组织,内部跨集团之间的深度协同,基于全局最优化的智能算法,调度整个物流系统中各参与方高效分工协作。
  • 2、行业的互联互通及大数据驱动,所有的物流要素实现数字化交互共享,以数据驱动一切洞察、决策、行动;
  • 3、供应链整合,实现全流程短链交付,减少浪费。
  • 4、自动化,无人化或少人化
    正如稍早前京东物流提出的短链,智慧,共生的概念。

    二、基于目前的零售发展趋势,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础框架
    智慧物流的基础框架分为:前台,中台,后台三部分,前台主要是应用层:车货匹配,多式联运,仓配端资源共享,无车承运人,供应链金融,路径优化等。
    中台主要是决策层:物流云技术决策、运行规则及标准的逻辑,物流市场的决策。
    后台主要是数据感知层:货/车/仓的物流要素数据化+地理信息数据化+消费者画像
    智慧物流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要点:
  • 1、数据基础设施的共享,降低协同成本。
  • 2、社会化仓配及供应链的转型升级。
  • 3、跨境多段式供应链协同。
  • 4、物流机器人迭代。

    三、智慧物流发展的应用框架:
    从平台搭建,数据化运营,智能化作业三个方面思考,智慧化平台的搭建先得从大数据网络布局着手,厘清网络规划,模拟仿真等基础数据。行业洞察上,通过数据分析,梳理最佳实践案例方案进行系统化应用。供应链深度协同上,从入库,在库,出库的库存计划及运营管理上着手实现即时交付,零差异交付,降低库存周转率及资金占用成本。

    其次在数据化运营的实现上,首先要对智能运营规则的智能设置,建模,仿真运营,人转机器学习的探索上多思考实现路径,分智能仓储,运输,配送环节来不断优化WMS,智能拣选,现场布局,路径最优,智能调度,最优路由推荐,TMS,异常动态规划,智能分拣等功能,使其具备输出智能化降本增效排产的功能。智能作业层面,整个物流环节入库,存储,拣选,复核,包装,出库,盘点,调拔,摆渡,分拣,派送,揽件等作业流程,都应有对应的智能化技术,硬件设备应用。

    四、 智慧物流的三大市场化需求:

  • 1、物流数据服务需求:主要应用在数据共享,销售预测,网络规划,库存部署,行业洞察等典型场景,它是智慧物流形成的基础。
  • 2、物流云服务需求:统筹闲置资源人,货,场,车等要素,软件SaaS化服务(WMS/TMS/OMS等)算法组件化服务(路径优化、装箱、耗材推荐、车辆调度等)它是智慧物流运转的载体。
  • 3、物流技术服务的需求:包含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分拣机、传输带等)、智能设备(拣选机器人、码垛机器人、AGV、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智能终端:快递柜、众包派发。它是智慧物流执行的途径。
    从细分市场需求的维度看:智慧物流可分为仓储物流智能化需求、国际货代物流智能化建设、运输配送智能化需求,它们是形成整个智慧物流全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五、预测未来智慧物流的五大趋势:
  • 1、云仓+干支型快递:即云仓+多骨干节点网络;
  • 2、物流资源社会化:运力社会化、仓储社会化、分工专业化。
  • 3、供应链数据动态化:全链路数据化、物流数据实时化。
  • 4、供应链融合化: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供需链全面打通融合。
  • 5、向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服务优质化+产业协同化发展,如WMS,TMS,OMS等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实现,数据化决策,仓/配/运智能设备的引入(自动立体化仓储,快递柜,智能调度,无车承运人等);绿色包装耗材等新性环保性材料的研发使用推广,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走向国际化的跨境物流能力的输出与协同;市场各家极速达,京尊达,京准达,即时配送等分钟服务产品的推陈出新;在政策大背景下的,政企多元化领域合作,制造性企业与物流,零售企业与电商线下线下供应链合作越来越频繁,推动整体社会资源更高效节能运转。

    随着智慧物流的日益突显,行业巨头在智慧物流上的布局情况(描述顺序不分先后):

    1、京东成立了X、Y事业部
    仓储领域:无人仓+无人分拣中心+智能分拣中心+JDsmart系统+预分拣系统+玄武系统+智能分拣设备+智能搬运机器人AGV+智能分拣系统。
    配送领域:无人配送小车+无人机+青龙物流配送系统+赤兔TMS
    云领域:京东云
    2、阿里菜鸟:成立了E.T.物流实验室
    菜鸟网络7大数据产品:物流预警雷达+电子面单+五级地址库+大数据路由分单+菜鸟鹰眼+菜鸟天地+大数据反炒信系统。
    配送领域:智能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无人机等
    云领域:菜鸟物流云
    3、苏宁:开设了S实验室
    仓储领域:苏宁超级云仓+A字架自动拣选系统+自动分拔系统+自动化存储设备+一步式装车系统等;
    配送领域:共享快递盒
    云领域:苏宁物流云
    4、亚马逊:
    仓储领域:智能云仓+智能机器人Kiva技术+智能入库管理技术+智能拣货+二维码精准定位技术+八爪鱼拣货技术。
    配送领域:无人机+空中悬浮仓
    5、顺丰:顺丰数据灯塔+智慧云仓+全自动分拣设备+车联网+无人机+涅槃项目(六代巴枪数据传输)+丰密运单+机器图像识别+智能快递柜丰巢等

    此外通达,百世等快递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智慧物流的投入,如百世推出智慧供应链;2017年5月“连接升级”全球智慧物流大会上,马云说:"未来的物流企业将是时尚,高科技的企业“......
    目前电商物流头部公司,亚马逊,顺丰,京东,菜鸟等头部公司不断在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参阅官方历年财务),亦可验证技术对未来的重要战略意义。涉足物流供应链节点流程的智能硬件、技术未来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仓储技术,仓内智能硬件设备,新能源物流车/车联网格外瞩目;从技术落地上,机器人在物流产业中正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仓储机器人和分拣机器人,未来围绕零售变革下的物流商业应用技术前景广阔,如无人机,无人车(京东,顺丰已相继获得部分试运营资质及空域,路段),以及已应收的无人仓技术会大有可为;聚焦零售商业变革浪潮下,商业末端的RFID,配送末端的收派发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智能输送系统、无人仓等将激发巨大需求,如近年被追捧的商业模式盒马鲜生,7Fresh,永辉超市,小象鲜生,等前店后仓模式的供应链流程已引入了相关技术投入运营。未来是属于技术不断升级,技术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