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定义是指用卡纸和微细瓦楞纸板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折叠纸盒和微细瓦楞纸盒。包装成为实际商业活动中市场销售的主要行为,不可避免地与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密切的关系。持有求美心理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人、知识阶层,而在此类群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高达75.3%。因此,包装设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产品销售成功的关键。
印刷包装盒如何设计
摘要:包装盒是指用卡纸和微细瓦楞纸板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折叠纸盒和微细瓦楞纸盒,漂亮的包装盒总让人爱不释手。印刷包装盒如何设计呢?印刷包装盒材料有哪些?下面为您介绍一下印刷包装盒材料和设计要点,一起来看看吧!【印刷包装盒】印刷包装盒材料有哪些印刷包装盒如何设计印刷包装盒材料有哪些
1、单粉纸:单粉纸又叫单面铜版纸(单光面铜版纸)
(1)纸张一面光,一面哑,只有光面可以印刷。
(2)可以实现各种颜色的印刷,对于颜色无限制。
(3)印刷后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有:过胶,过UV,烫印,击凸。
2、双铜纸:双铜纸是指双面铜版纸。双面铜版纸是铜版纸的一种,就是双面涂布,两面都具有很好的平滑度,这种材料应用起来比较高档。
(1)纸张两面光滑,可用于双面印刷,而单铜纸只有一面光滑。但是单铜的挺度,硬度都比双铜要高。而且单铜有点偏黄,光泽没有双铜明显。
(2)与单铜纸最大不同是可能双面印刷。
(3)印刷后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过胶,过UV,烫印,击凸等。
3、坑纸:坑纸是一张平顺的牛皮纸与波浪形的纸(统称纸芯)裱合,是纸包装的重要材料之一。
(1)相对普通纸张更直挺,承重能力更强。
(2)常用的有单坑、双坑、三坑。
(3)可实现各种颜色的印刷,但效果不如单铜纸。
(4)印刷后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过胶,过UV,烫印,击凸。
4、特种纸:特种纸是具有特殊用途的、产量比较小的纸张。特种纸的种类繁多,是各种特殊用途纸或艺术纸的统称。
(1)特种纸各类繁多,这里只说我们包材上用的到:压纹纸、花纹纸、“凝采”珠光花纹纸、“星采”金属花纹纸、金纸等。
(2)这些纸张经过特殊处理,可以提升包装的质感档次。
(3)压纹压花类的都不能印刷,只能表面烫印,星采、金纸等可以4色印刷。
5、纸板
(1)用于制作礼盒结构,表面裱一层单粉纸或者特种纸。
(2)常用的颜色有黑、白、灰、黄。
(3)纸板厚度也有各个等级,根据承重需要选择。
(4)若裱的是单粉,则工艺方面与单粉纸盒一致,若裱的是特种纸,大部分只能烫印,部分可以实现简单印刷,但印刷效果不佳。
包装盒材料
①粉灰纸,一面白色,一面为灰色,价格较低,双粉纸两面均为白色,价格偏高。
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大小决定彩盒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有:280G粉灰纸,300G粉灰纸,350G粉灰纸,250G粉灰裱E坑,250G双粉纸裱E坑等。
包装盒定义
是指用卡纸和微细瓦楞纸板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折叠纸盒和微细瓦楞纸盒。一般生产包装盒的企业称为彩盒印刷包装厂。
包装盒用途
一般作为中档的包装方法使用,介于内包装与外箱包装之间。包装盒彩盒,一般由若干颜色搭配而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官,使购买者和使用者对商品的整体外观和颜色等细节有一点了解。特别适合于购买前不能拆箱的商品。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饮料、酒类、茶品、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小家电、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行业和产品包装配套等行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
包装纸
包装纸包括礼品包装纸,也包括商品的零售包装纸,如茶叶的零售包装等。礼品包装纸的设计需要注意图案的延续性,即单个图案在整张包装纸上的分布与排列方式,必须符合形式美感的原则。
包装盒的设计与消费心理
一种商品能否有良好的销售业绩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包装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去影响消费者的第一情绪,在消费者第一眼看到它时就对它所包装的产品产生兴趣。它既能促进成功也能导致失败,没有彰显力的包装会让消费者一扫而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广大消费者已日趋成熟和理性,市场逐渐显露出“买方市场”的特征,这不但加大了产品营销中的难度,同时也使包装设计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驱使产品的包装把握大众的消费心理,朝着更加科学、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包装成为实际商业活动中市场销售的主要行为,不可避免地与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密切的关系。而作为包装设计者如果不懂得消费心理则会陷于盲目。怎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又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采取最终的购买行为,这都必须牵涉到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变化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并合理运用消费心理规律才能有效地改进设计质量,在增加商品附加值的同时,提高销售效率。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后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则划分出众多不同的消费群体及其各不相同的消费心理特征。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近些年来针对百姓消费心理的调查结果,大体上可将消费心理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种:
设计新颖的包装盒
1、求实心理
大部分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主要消费心理特征是求实心理,认为商品的实际效用最重要,希望商品使用方便、价廉物美,并不刻意追求外形的美观和款式的新颖。持有求实心理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成熟的消费者、工薪阶层、家庭主妇,以及老年消费群体。
2、求美心理
经济上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消费者普遍存在着求美心理,讲究商品自身的造型及外部的包装,比较注重商品的艺术价值。持有求美心理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人、知识阶层,而在此类群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高达75.3%。在产品类别方面,首饰、化妆品、服装、工艺品和礼品的包装需更加注重审美价值心理的表现。
3、求异心理
持有求异心理的消费群体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该类消费群体认为商品及包装的款式极为重要,讲究新颖、独特,有个性,即要求包装的造型、色彩、图形等方面更加时尚、更加前卫,而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高低并不十分在意。在此消费群体中,未成年的少年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他们来说有时产品的包装比产品本身更为重要。针对这群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包装设计应突出“新奇”的特点,以满足他们求异的心理需求。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的消费者乐于迎合流行风气或效仿名人的作风,此类消费群体的年龄层次跨度较大,因为各种媒体对时尚及名人的大力宣传促进了这种心理行为的形成。为此,包装设计应把握流行的趋势,或直接推出深受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形象代言人,提高商品的信赖度。
5、求名心理
无论哪一种消费群体都存在一定的求名心理,重视商品的品牌,对知名品牌有信任感和忠诚感。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不顾该商品的高价位而执意认购。因此,包装设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产品销售成功的关键。
总之,消费者的心理是复杂的,很少长期保持一种取向,在大多情况下有可能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理要求。心理的多样性追求促使着产品包装呈现出同样多样化的设计风格。
包装盒设计的色彩把握
包装盒设计时色彩技巧应该从以下几点注意:一是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关系;二是色彩和色彩自身的对比关系。这两点是色彩运用中的关键所在。
包装盒的色彩与包装物品对应
(一)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
那么,作为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关系该从何谈起呢?主要是通过外在的包装色彩能够揭示或者映照内在的包装物品。使人一看外包装就能够基本上感知或者联想到内在的包装为何物。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多次在过去的文章中提到过,但是如果我们能走进商店往货贺上一看,不少商品并未能体现到这种照应关系。使消费者无法由表及里去想到包装物品为何物。当然,也就对产品的销售发挥不了积极的促销作用。正常的外在包装的色彩应该是不同程度地把握这么同个特点;
从行业上进,食品包装类正常的用色其主色调鹅黄、粉红来表述这样给人以温暖和亲近之感。当然,其中茶,用绿色不少,饮料,用绿色和兰色的不少,酒类、糕点类用大红色的不少,儿童食品用玫瑰色的不少,日用化妆品类正常用色其主色调多以玫瑰色、粉白色、淡绿色、浅兰色、深咖啡色为多,以突出温馨典雅之情致,服装鞋帽类多以深绿色、深兰色、咖啡色或灰色为多,以突出沉稳重典雅之美感。
从性能特征上,单就食品而言,蛋糕点心类多用金色,给人以香味袭人之印象;茶、啤酒类等饮料多用红色或绿色类,象征着茶的浓郁与芳香;蕃茄汁、苹果汁多用红色,集中表明着该物品的自然属性。尽管有些包装从主色调上看去不象上边所说的那样用商品属性相近的颜色,但仔细看去如果该包装的设计是出自行家里手的笔下,那么,在它的外包装的画面中准有那点晴之笔的象征色块、色点、色线或以该色突出的集中内容。这应该是大家们的得意之作。有些服装的包装和一些化妆的包装,甚至一些酒的包装都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二)色彩与色彩的对比关系
再说,色彩与色彩的对比关系。这是很多商品包装中最容易表现却又非常不易把握的事情。在设计中出自高手,包装的伤口效果就是阳春白雪,反之,就是下里巴人了。在中国书法与绘画中常流行这么一名话,叫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实际上说的就是一种对比关系。表现在包装设计中,这种对比关系非常明显,又非常常见。所谓这些对比,一般都有以下方面的对比:即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色彩使用的轻重对比、色彩使用的点面对比、色彩使用的繁简对比、色彩使用的雅俗对比、色彩使用的反差对比等等。
(1)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
这在目前包装设计的用色上出现的频率最多,使用的范围最广。在很多平面设计上(指招贴、吊画类或局面装帧类)非常常见的。所谓的深浅对比,应该是指在设计用色上深浅两种颜色同时巧妙地出现在一种画面上,而产生出类比较协调的视角效果。通常用的如大面积的浅色铺底,而在其上用深色构图,比如淡*的铺底,用咖啡色的加以构图,或在咖啡色的色块中使用淡黄或白色的图案线条;还如用淡绿色的铺底;墨绿色的构图;粉红色的铺底;大红色的构图;浅灰色的铺底;皂黑色的构图等等。这些都是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用这种形式在包装设计上我们可以在一些化妆品包装上或是一些西洋葡萄酒的包装上,尤其是西欧的葡萄酒包装上最为常见。中国的张裕葡萄酒和双汇的方式腊肠以及希杰的肉制品包装大都是用这种形式表现的。这种包装形式在日本和南韩台湾也常见的。它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是明快、简捷、温和、素雅。
(2)色彩使用的轻重对比(或叫深浅对比)
这在包装色彩的运用上,同样是重要的再现手法之一。这种轻重对比,往往是用轻淡素雅的底色上衬托出凝重深沉的主题图案,或在凝重深沉的主题图案中(多以色块图案为重)。表现出轻淡素雅的包装物的主题与名称,以及商标或广告语等。反过来,也有用大面积的凝重深沉的色素铺底。另用轻淡素雅的色调或集中一点某个色块中或全面装饰一些纹案。在这种轻重对比中,一般色素有协调色对比和冷暖色对比,协调色对比的手法往往是淡绿色对深绿;淡*对深咖啡;粉红对大红等,而冷暖色的对比则多为黑色与白,红与蓝等。
(3)色彩使用的点面对比(或大小对比)
这种对比,主要在一个包装画面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色素上从一个中心或集中点到整体画面的对比、即小范围和大范围画面间的对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洗涤化妆用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包装盒上,整个面积的干干净净的什么没有,就中间很集中的出现那么一个非常明显的重颜色的小方块(或椭圆型的或小圆型的)然后再从这小方块的画面上体现包装物内容的品牌与名称的主题,这既是点与面的结合,又是大与小的对比,偶尔也有从点到而逐渐过渡的对比。
(4)色彩使用的繁简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统一100方便面,它们的包装袋上,下半部是每杂的方便面实物图案,而在它画面的上端却是整个的干干净净的大绿大红颜色,然后非常显眼地突出"100"字样,再看《包装世界》杂志66期的封面(也叫书的包装)。用一个大面积的草编实物照片铺底,显得很繁杂甚至连包装世界四个字也繁杂进去了,可是正画面的中心位置,表现出了干干净净的一个圆色空白。在其中标明"本刊2000年将扩版增容""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就这么简单而又简捷,却匠心独立地把该杂志最需要表达的思想重心托出来了。笔者也曾在商店见过一种水饺的包装袋和一种调味料的包装袋整个画面采用绿色的黑色的和*的色素并相互交织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即想表现商标被迫无耐地又想表现名称,还想表现陪衬图案,结果由于其中大面积的繁杂的设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暗衬图案出现,而把上述本该说明的主体全部冲淡了,淹泱了,造成这种包装在人的心理上一种压抑和烦燥之感,自然也影响着销售。
(5)色彩使用的雅欲对比
主要是以突出俗字而去反衬它的高雅。而这种俗的表现方式,是用颜色的"脏"乱和无序进行(实际上独具匠心,一些西方油画很关于这种表现--即现代抽象艺术)。这种构图,要么是一种象征性地揭示主题,要么是为主题“烘托荷花”服务。
使之万花丛中一点红。如在一个包装画面上无所用心地看上去是胡乱地将乱七八糟的颜色一堆或扔涂在上面。然后悄悄地一旁或在其中巧妙地点晴出图案的主题。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除了包装以外,甚至书的装帧、广告、宣传画上的海报,电视上的休闲栏目都有这样尝试。
(6)色彩使用的反差对比
这种反差对比实质上是由多种色素自身的不同而相互间形成的反差效果。这种反差效果通常表现方法是:明暗的反差(或叫阴阳的反差),象中国的易轻图;冷暖反差,如红和蓝的对比;动静的反差,如淡雅平静的背景与活泼乱跳的图案文字对比:轻重的反差,如深沉的色素与轻淡的色素对比等等。
彩盒包装设计的设计技巧
造型和结构设计是商品包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装结构设计是从包装和生产实际条件出发,依据科学原理对包装的外形构造及内部附件进行的设计。设计时必须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硬度及抵抗其他环境的能力,要从两点进行考虑,一是保护产品的首要功能,二是满足现代包装的重要特征,如运输、加工特性等。合格的纸箱产品,从正确的结构设计开始。设计人员不仅要真正地理解客户的意图,还要熟悉后道加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把客户的意图转化为合格的产品,并能保证产品的后序加工顺利进行。设计人员在设计开始前要了解内装物的性质、形状、尺寸、重量;内装物的排列方式、运输方式、堆码方式;仓储环境、运输路线和时间以及纸箱箱型和制作材料等信息。当确定了各种信息之后,还要了解所要求设计的纸箱侧重于运输型纸箱还是销售型纸箱。销售型纸箱属于商业包装范畴,侧重于纸箱的外观形象,并且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印刷工艺方面的要求。运输型纸箱则属于工业包装范畴,更多地需要考虑纸箱的抗压、防震等要求,要在保证不影响其强度的前提下设计开口、模切的位置。因其重复使用较多,还需要考虑到装箱的效率,以及工厂的生产效率。当确定出要求设计的纸箱箱型时,就可以开始进行设计工作了,设计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强度问题:楞型的设计是强度设计的首要内容,纸板有单瓦楞和多层瓦楞之分,每层又有A、B、C几种楞型可以选择,先根据设计前的了解进行安排。出口的纸箱在设计箱型时,要考虑到运输途中的天气及运输条件。作为大件商品包装,瓦楞纸箱在设计时要尽量简单,易于搬运,避免模切,以避免过多的模切工艺降低纸箱的整体性能,而且使工艺过于复杂。同时,还要考虑装箱方便,有的还需要考虑机械装箱等因素。根据当地的运输、搬运情况,可在较大的包装箱上增加提手孔等人性化设计,以方便搬运。材质选用:纸箱材质的选用是强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影响到印刷效果,更影响到瓦楞纸箱成型以后的各项物理性能。如纸张含水量的大小与纸箱强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纸箱配纸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天气条件。出口纸箱在配纸时,原料纸必须具有更高的物理性能。同时生产出的纸板也必须在耐破、边压、黏合等物理性能上满足规定。纸箱、彩盒受到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绿色环保的优势。油墨、添加剂、上光剂等耗材的使用,纸板或复合纸板本身的回收性能,废品处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作为食品、药品或儿童玩具包装时,是否符合卫生、健康、安全的要求,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作为出口的商品包装,更要考虑目的地国家的有关法规。尺寸:在设计瓦楞纸箱尺寸时,除了要根据内装物合理设置瓦楞纸箱的长、宽、高比例外,还应考虑与不同的集装箱型相结合,以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空间的浪费,也有利于产品的运输安全。印刷工艺问题:设计工作还应考虑不同印刷工艺的区别。国内常用于瓦楞纸箱的印刷方式主要有胶印、柔印、凹印等。印刷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其他工艺,甚至连印刷材料都要改变。例如选择涂布白板纸,用水性油墨柔性版印刷就很难印刷。可根据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其他方面的设计综合考虑工艺方案。如使用目前纸箱纸盒流行的柔印工艺时,就要注意版面的安排问题。柔版在设计细线条、小文字和带网点的图案时,不宜与大面积的满版实地安排在一个版面上。因为满版实地需要较大的印刷压力,容易使细小文字和图案出现变形,印刷产品模糊不清晰,出现断线、字体笔划脱落、网点丢失等质量问题,并会加快磨损或压坏印版。如果一定要设计在一块印版上,那么对满版实地与细小图文就不能采用一样的曝光时间进行曝光,需要延长曝光时间来提高细微图文处印版的硬度和耐印力。纸箱印刷一般都有较多的套色版,拼版时不能将印版裁得过于零散,最好是将同色的印版制成一个整体。对无法避免的散版和小版粘贴时要仔细,否则在生产过程中会因细小零碎的印版粘帖不牢固,在印刷过程中造成损坏和丢失。另外对小块或精细的图案、文字类印版进行粘贴、维护、更换时,不要用力拉扯,以防损伤和撕坏。为克服纸板表面不平整、粗糙等毛病,要求印版要耐磨、抗冲击力强、硬度适中、受压后回弹性好、着墨均匀、厚薄一致。应根据图案、文字、线条的大小和瓦楞纸板用材情况,对柔印版的版面设计、硬度要求、制作方法做出相应变化。在瓦楞纸板质量较差和印刷满版实底颜色时,就选用较厚较软的柔性版;瓦楞纸板质量好,且印刷精细图案、小字、网线版时,就选用硬度高、厚度薄的柔印树脂版。瓦楞纸板若表面不平,翘曲、印刷表面掉粉、拉毛,纸内夹有砂粒等问题,会造成糊版、压伤、磨损或损坏柔印树脂版,缩短印版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瓦楞纸板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纸质量。纸箱产品的外在装潢效果,在产品的营销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优秀的包装设计是打造营销力,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环节。装潢设计是包装视觉设计的内容,是指包装的表面设计,包括如何具体选用色彩、图形、文字、商标品牌及条码等,达到美化、促销商品的目的。对于销售类纸箱包装的设计,应遵循“醒目、理解、好感”的原则。醒目:是指包装要将新颖别致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美观精巧的图案相结合,使消费者一看见就产生强烈的兴趣。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依附于图形、文字和肌理,不仅要求美观、大方,满足人们的完美的要求,而且应与人的心理感受高度协调。色彩美是人最容易感受的,是决定销售的第一要素,长期的实践证明红、蓝、白、黑是四大销售用色,作为销售用色时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好感与兴趣。图案应与色彩相结合以衬托商品,充分显示品牌商标的特征,使消费者从商标和整体包装的图案上立即对产品进行识别。在纸盒的包装装潢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不同色彩的抽象表现规律,使色彩能更好地反映商品的属性,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目标市场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要注意冷暖色的搭配,色彩的调和、对比、分割等问题,最终使其统一协调到整个包装之中。总之,在纸盒包装装潢设计时注意色彩的感受,合理应用色彩心理学理论,体现包装品的特性。别致的造型主要通过异型结构来体现,这需要通过设计功能结构(如提手、手提孔或通气孔、自动折叠纸箱的粘合襟片等)、特征结构(如切角、镂空、支脚等)和外观结构(如非楞柱形、非平面结构)等特殊的结构要素来实现,这样它们才能满足包装式样繁多、造型美观、结构巧妙、形式变化多样,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作用。理解:是指包装真实地传达产品形象,使消费者通过包装装精确理解产品。对于纸箱、纸盒类包装,可以通过在包装容器上开窗展示内装物,绘制产品图形、印刷产品照片,做简洁的文字说明等形式传递内装物信息。准确地传达产品信息也要求包装的档次与产品的档次相适应,掩盖或夸大产品的质量、功能等都是失败的包装。好感:是指包装的造型、色彩、图案、材质要能引起人们喜爱的情感。好感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实用方面,即包装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提供方便。好感还直接来自包装的造型、色彩、图案、材质的感觉,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效应,与个人及其环境有密切关系。比如女性与男性喜欢不同的色彩,各个民族又有不同的喜爱色。设计中应将色彩与情感、民俗、情境结合起来。
简述纸盒包装的基本成型构造形态有哪些
纸盒是一个立体的造型,它是由若干个组成的面的移动、堆积、折叠、包围而成的多面形体构成的。立体构成中的面在空间中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对不同部位的面加以切割、旋转、折叠,所得到的面就有不同的情感体现。纸盒展示面的构成关系要注意展示面、侧面、顶部与底部的衔接关系,以及包装信息元素的设置。纸盒包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精美造型和装潢来宣传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竞争性。由于纸盒的造型和结构设计往往要由被包装商品的形状特点来确定,故其式样和类型很多,有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型、异型纸盒、圆筒形等,但其制造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即选择材料--设计图标--制造模板--冲压--接合成盒。
原料是纸浆,一般瓦楞纸,多用来装盛物品,可回收。
纸制品包装,是包装工业品中用量最大的种类。纸箱是最主要的运输包装形式,而纸盒广泛用做食品、医药、电子等各种产品的销售包装。随着运输方式的改变和销售方式的变革,纸箱、纸盒的样式日趋多样化,几乎每一种新型的非标纸箱都伴随着一套自动化设备问世,而造型新颖的纸盒本身,也成为了商品促销的手段,岸宝集团认为未来纸盒包装会向着环保经济的方向发展,会有更新颖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
包装盒制作要注意哪些细节
包装盒制作应注意的细节一般可从下面三方面来考虑:一、被包装产品的性能
被包装产品的性能,主要包括产品的物态、外形、强度、重量、结构、价值、危险性等,这是进行包装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① 产品物态。主要有固态、液态、气态、混合等,不同的物态,其包装容器也不同。
② 产品外形。主要有方形、圆柱形、多角形、异形等,其包装要根据产品外形特点进行设计,要求包装体积小、固定良好、存放稳定、且符合标准化要求。
③ 产品强度。对于强度低、易受损伤的产品,要充分考虑包装的防护性能,在包装外面应有明显的标记。
④ 产品重量。对于重量大的产品,要特别注意包装的强度,确保在流通中不受损坏。
⑤ 产品结构。不同产品,往往结构不同,有的不耐压,有的怕冲击等。只有对产品结构充分地了解,才能对不同产品进行合适的包装。
⑥ 产品价值。不同产品,价值差异很大,对价值高者应重点考虑。
⑦ 产品危险性。对易燃、易爆、有毒等具有危险性产品,要确保安全,在包装外面应有注意事项和特定标记。
二、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环境,它们对包装会产生不同影响,故应采取相应措施。
① 气象条件。主要有阳光、温度、湿度、雨雪和空气等,它们对不同产品的影响也不同,这都需要针对不同气象条件分别加以考虑。
② 装卸条件。应考虑是人工装卸还是机械装卸,以及装卸次数等条件。
③ 运输条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冲击、振动等作用,且不同的运输工具,对包装的影响也不同。主要应考虑产品固定与缓冲。
④ 贮存条件。贮存多用堆码,包装应考察其耐压强度。另外,贮存还分室内贮存和室外贮存,前者要注意防潮、防霉、防水等;后者要注意防雨雪、防阳光、防风等。
三、 包装方式的选择
包装方式的选择对产品保护甚为重要,只有对产品性能及流通条件作全面了解,制定几种方案,进行经济评估,才能找到合适的包装方式。
① 选择包装材料。根据产品性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包装材料来制作包装容器,同时选择合适的附属包装材料来包装产品。
② 选择包装方法。根据对产品保护强度的要求,使用方便,便于机械装卸和运输等来选择适当的包装工艺和包装方法。